時至年底,按照慣例,該上一些行業盤點和總結類的大菜。But,大菜之前,我們先拋一個引子,也就是前菜,從最小最不起眼的試衣間說起吧。
試衣間這個詞,在2015年被徹底玩壞了,各種段子層出不窮。但我們今天專門談論的試衣間,單就試衣間的功能而言,也就是從選衣、試穿、付款等一系列環節涉及,看看試衣間這個毫不起眼卻是線下零售最核心的場所到底能為服裝企業和品牌帶來些什么變化和影響?
有很多過去我們認為是天方夜譚的新構想,正在慢慢變成現實。比如無人機、3D打印,還有號稱像魔鏡,能夠5秒掃描,2秒換衣的3D試衣概念。讓試衣過程變得便捷而有趣,正成為各大服裝品牌提升消費體驗新的探索方向。
Prada
Prada——位于美國貝佛立山的Prada專賣店,使用的是交互式試衣間。它是一個面積約為0.75平方米的小房間,外圍由Privalite高科技玻璃制成。這種玻璃的好處是,只要用開關的方式就能方便地控制玻璃透明與否,保證采光又擁有私密性。試衣者進去以后,把試衣間調成不透明狀態,試好以后,再按下開關調成透明狀態。如此一來,外面的朋友就能清楚地看到衣服合不合身。
試衣間里還配備了一個采用RFID自動識別技術的小型衣櫥。只要把衣服掛在這個衣櫥里,系統就會通過射頻掃描出衣服的相關信息,并顯示在一個可以觸摸的屏幕上,包括衣服的顏色、尺碼、價格等,方便試衣服的人再次挑選。試衣間里還有一個視頻魔鏡,站在鏡前,魔鏡便會緩慢播放試衣者的多角度、全方位活動圖像。不僅如此,每件衣服上都有RFID碼。每當一個顧客拿起一件Prada進試衣間,RFID會被自動識別,同時,數據會傳至Prada總部被存儲起來加以分析。
Ralph Lauren
Ralph Lauren——Ralph Lauren今年11月與Oak Labs聯手合作推出智能互動試衣間,以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智能試衣鏡的鏡子帶有識別技術,可以識別消費者帶進試衣間的服裝標簽上的RFID芯片,消費者則可以自由選擇試鏡光線和場景,在不同光線下查看試穿服裝的效果。如果對產品滿意可以直接購買,若不滿意可以通過試衣鏡的觸摸屏選擇,銷售人員會將需要的服裝送進試衣間。若消費者仍猶豫不決,可以通過短信的方式將產品鏈接發送給自己的手機,待日后決定。
此外,該智能互動試衣間會多種語言自動翻譯,會采集數據,對試衣時間、購買轉化率等進行記錄,同時跟蹤SKU數據并將上述數據反饋給銷售團隊。目前 Ralph Lauren 已購買了 16塊 Oak 全尺寸觸摸鏡,8塊安裝于 Polo 第五大道旗艦店,剩下 8塊計劃安裝在其他高績效市場的門店。
Burberry
Burberry——說到數字化,怎么可能少得了Burberry。Burberry在倫敦的旗艦店打造了多媒體試衣間,當顧客拿著一件商品走近店內公共區域或試衣間里裝置的屏幕時,馬上就能看到這件商品的工藝說明、模特展示照等信息。而當顧客試穿該件服裝,穿衣鏡會立馬變身為T臺秀大屏幕,展示著模特在時裝周上走秀的鏡頭。試衣的顧客對著鏡子邊的觸控板旋轉一下手腕,鏡中就可以清晰地顯示穿衣的背面效果,不需要轉身回頭,還可以模擬不同的場合,搭配不同的包和配飾顯示效果。
Uniqlo
Uniqlo——Uniqlo在美國西海岸新開的一間分店里,安裝了一面采用體感辨識系統及半反射鏡熒幕科技的試衣魔鏡。顧客如要試穿同款不同色的衣服,只要簡單操作按鍵,鏡子中的衣服就會相應的改變成其它顏色。也就是說,你只需要試穿一次衣服,就能看到這件衣服全部顏色在自己身上的效果了,省去換衣服再試的麻煩。
還是Uniqlo。在澳大利亞推出了一套名為Umood的智能選衣系統,它能夠根據顧客的情緒來推薦服裝款式和顏色。在使用Umood系統時,消費者需要帶上像耳機一樣的傳感器,然后面對大屏幕,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讓傳感器把腦電波中的情緒作出分析,然后系統會根據分析為消費者挑選出對應的UT系列。但據了解,優衣庫暫時沒有計劃在全球門店推出Umood的智能選衣系統。
Zara
Zara——Zara最近宣布將在試衣間安裝iPad,以幫助消費者快速選擇他們想要的單品。該創意體驗將讓消費者在進入試衣間掃描他們的單品到iPad上,挑選不同的尺碼或顏色的產品,如果他們改變主意,也可以要求店員為他們帶來單品。Inditex集團將在西班牙最大的門店之一測試這個方案。
Rebecca Minkoff
Rebecca Minkoff——時尚品牌Rebecca Minkoff聯手eBay推出一項結合網上和實體購物的消費體驗,讓線下零售業務變得更加智能。該品牌在試衣間設置具有觸屏功能的智能鏡面,消費者可以通過鏡子瀏覽店鋪中所有商品,將感興趣的都加到試穿列表中提交試穿申請,收到申請后導購員會將衣服擺放于試衣間。當顧客試穿滿意后可以直接在鏡子上通過Paypal付款,如果不想購買,之前試穿過的衣服都會保存在你的賬戶中,等以后覺得適合再次購買。
Neiman Marcus
Neiman Marcus——美國奢侈品連鎖高端百貨商店Neiman Marcus在加州地區分店投放使用虛擬試衣鏡MemoryMirror,這款試衣鏡由硅谷的Memomi公司推出,能讓試穿效果360度呈現,還可以自由選擇顧客喜歡的顏色查看試衣效果,并具備視頻拍攝以及社交分享功能。
Bloomingdales
Bloomingdales——美國著名的百貨商店Bloomingdales紐約店在很早就開始嘗試智能試衣。店鋪在試衣間外安裝有一面智能鏡,顧客們看中的衣服能在鏡子里顯示出來,只要往鏡子前一站就可以看到穿上新衣后的形象,根本不需要走進試衣間脫穿試。接著,通過墻上的觸摸屏顧客將自己在鏡前的造型迅速發送到一個網站上,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可以在家看到,并很快作出評價。
七匹狼
七匹狼——七匹狼已在部分門店中安裝推廣3D試衣鏡,按照計劃,首先布局品牌直營店。人體掃描建模后,便可虛擬試衣,通過握拳和上下移動,可查看不同服裝款式,伸開手掌稍作停留即可快速更換服裝。
【華尚小結】
隨著零售商業轉型的步伐,應對電商挑戰、解決同質化弊端,實體商業紛紛走上體驗化之路。看似毫不起眼,卻承載著實體店最核心功能的試衣間,正在創造一種新的場景式功能,以數字化技術改變人們對實體店的傳統認知,并利用智能終端進行大數據挖掘,提升消費體驗。
門店的重要性,對于服裝行業來說,無需贅言。更多的停留,就意味著更多的銷售機會。讓消費者樂意進入店鋪,是實體店革新的關鍵。不管是Prada,還是Uniqlo,眾多服裝品牌都在紛紛推進實體店數字化的進程。
吸引顧客,留住顧客的一個趨勢就是創造體驗,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和價值體驗。對于消費者來說,實體店提供的獨立空間和商品集約經營傳統優勢,是電商無法企及的。從試衣間入手,打造數字化試衣系統,無疑是服裝品牌吸引消費者的一大賣點。對顧客來說,讓試衣過程變得便捷而有趣,對商家而言,意義遠不僅于此。
但是,體驗化商業并不意味著只是硬件設備、基本功能的改善,也不是簡單的放幾個沙發或者放幾本書就能宣稱自己是體驗式消費場景。體驗式商業的核心應該將硬件升級、功能豐富、場景營造、業態組合等行為設計與消費訴求融合在一起,用體驗式消費讓顧客告別鼠標,保持抬頭狀態,沉浸在有趣的零售環境中,為消費者營造復合多元價值的消費平臺和價值空間,也才能將實體零售和網絡銷售有效區隔。
作為線下零售最核心的場所,試衣間的變革,從某種角度而言,預示著服裝行業新的發展革新方向。用數字化包裝服裝零售的終端,讓試衣間成為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觸媒,煥發新活力,體現新的場景價值,讓每一家實體店鋪都變成企業敏銳的市場觸手,或許,這才是打開實體店未來之門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