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雪后的下午,記者在朝陽公園附近的一家咖啡廳,見到了YIN Jewelry 的兩位創始人Dora (禾子) 與Ayur (阿悠)。這個下午茶現在回憶起來,吸引人的除了兩位85后創業美女的顏值與氣質之外,更深刻的是她們曾在廣告行業深入工作又勇敢離開、半路創業的經歷。
坐下開聊后,才發現她們居然因為工作還沒顧得上吃飯,于是我們點了食物與一壺花茶,非常隨性自然地開始了一場“廣告人創業之旅”。在整個故事的起程轉折之中,記者多番驚訝于她們言辭間閃爍的熱情與智慧,甚至讓自己都忍不住抽神,遙想了下自己的創業云云。
YIN設計金飾的玻璃金字塔包裝盒
創業的想法,從誕生到去做,需要多少決心、多長時間?
她們創業,從初想到實現,其實中間一共等了半年多,但這等待卻意義非凡。
Dora與Ayur曾同為奧美公關北京的同組同事,服務過許多一線知名奢侈品、海外旅游局、生活方式品牌等等,關系也從工作伙伴逐漸變成意氣相投的好閨蜜。就像曾經在奧美的搭檔配合,現在兩位在YIN的品牌建立過程中也緊密分工合作,Dora主產品設計和生產、銷售,Ayur則偏重公司運營、平臺合作及市場傳播,二人角色互補,加上很多給力外援,組成了一個非常高效的核心團隊。而她們的故事也證明了,這個團隊的組建不僅是拼接,更多的是相融。
Dora(左)& Ayur(右)
Dora告訴記者,當初萌生創業的想法非常單純,就是因為市面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金飾,傳統金店的設計土而俗氣,而奢侈品大牌卻有拒人千里的價格。于是她對也喜愛金飾的Ayur說:“不如我們自己做吧!”。結果Ayur瞬間就與Dora達成了一致。
但這也僅僅是靈光一閃的事。這話說完就如同大多人一樣,被拋在腦后……畢竟創業這事不是說干就干的。
而這一過就是半年多,但這個idea的種子卻種下了。在真正萌芽之前,Dora與Ayur依然在傳播行業工作。而這期間的經驗卻彌足珍貴,對YIN品牌的建立和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Dora告訴記者,因為在奧美公關服務奢侈品客戶的經驗,使她得以窺探和了解這個行業的品牌價值觀,以及品牌傳播管理中很多“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細枝末節,這對后來把控YIN的品牌調性到管理都影響深遠。而Ayur的從科技外企到互聯網廣告再到奧美公關帶領團隊和營銷campaign,經常要在不同客戶和項目之間切換,開始累積了很多面對困難積極解決、make happen的能量,也培養了她成為一個多面手的能力。
從最早的單純想法到瓜熟蒂落,之所以用了半年多,也離不開一個導火索。Dora說當時是一個緊急繁瑣的項目反復修改,讓她深感行業中的那些逼仄時刻,在壓力交雜的時候,迫使她開始思考,并鼓起勇氣,開始創業。
兩位年輕的姑娘至此便開始了這條路。雖然設計跨界,零售外行,生產等等都沒有接觸過,可她們卻把每一件事都拿出比care客戶更較真的努力去解決。從品牌定位、命名、產品設計,到尋找原料商、加工、包裝,再到搭建銷售和傳播渠道、拓展合作伙伴等等,事無巨細。
兩個人談話的字里行間,都表明在傳播行業雖然有很多無奈和苦悶,但依然非常熱愛和感激在奧美的那段經歷,以及在這個平臺中結識的有趣朋友們。從創意到策劃到執行,令她們在每一個環節都沉下經驗,為后來的創業鋪平道路。
這么看來,創業無非是想法有了,時機到了,經驗夠了,勇氣來了,那么放手干吧!可其實,創業不是憑空捏造需求或任性追尋不切實際的夢想。她們本質上都很反對還沒想清楚、就為了創業而裸辭創業。
時光流轉,此時此刻坐在咖啡廳,看著她們頸腕指間佩帶著自己設計的、閃爍暖金光亮的YIN Jewelry,并分享從傳播人到創業人的心得,深感她們此時內心的富足。記者好奇的問了句:覺得現在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她們回答,從第一個改了七八版的設計樣品做出來時的驚喜,到現在成為可以被認出和記住的設計品牌,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的那種幸福。
精致,深邃,精簡,極致品質,產品有了靈魂才有價值
YIN的成功,其實本質上也是產品的成功,YIN的首飾除了極其考究的外形設計,在產品層面也蘊藏了營銷智慧。如果在這里要定位一下她們的產品,可能就是“形之悅目,意之賞心”八個字。
△ 隱 莫比烏斯系列
△ 瑩 暖金珍珠系列
△ 盈 月相系列
△ 瀛 極簡幾何系列
看著這些YIN Jewelry的設計系列,它們的特質很出眾:簡潔與黃金。而這些外觀纖細的珠寶,其實每一款都能用精工雕琢并蘊含諸多巧思來形容。
比如,”隱”就取用了無限延伸的”莫比烏斯環”的設計理念,借形寓意亙古永恒。而“瑩”則繼承了珍珠的晶瑩之意,道出了海洋與大地天然結晶的原生本色之美;“盈”則是化月相靈感為指尖立體的映照,暗喻人生與時光的故事;“瀛”則是用圓、三角或方形這樣簡單的幾何勾畫出空間,呈現了日式傳統美學中的“物哀,空寂,閑寂,幽玄”。
△ 盈 通過拋光/拉絲面的不同角度,呈現九種月相
△ 瀛 幾何系列
YIN的產品靈感都追尋宇宙間經典恒久的美,很多抽象而永恒的符號和概念,而不是太過具體的物質,比如花朵、桃心、可愛的動物造型等等。對外形的考究,對意境的沉淀,它們彼此相互作用,構筑了每個系列設計從形至意的強大屬性。
從產品理念、每款命名、設計制作再到拍攝宣傳,每一款產品的誕生都傾注了她們的心血,這是她們做產品的追求與信仰。而這其中帶給創業人的思考也就清楚了,不管是珠寶還是其他行業的產品, “形之悅目,意之賞心”都很重要。
同時,YIN也是一個強調保持自己步調的品牌。
YIN Jewelry 產品系列名稱
比如YIN不會頻繁的推陳出新,而是希望每一款產品都成為經典,不會突然冒出一個“劣品”、跟風的“爆款”。;而在產品命名上,目前推出的每款飾品都緊扣或近似品牌“YIN”的發音,這也形成一個很特別的消費者印象;其次YIN在營銷方面也十分謹慎,比如她們鮮出折扣活動,在她們看來,折扣雖然有助短期銷量提升,但也是對品牌的折損,會讓顧客喪失對品牌的尊重;而在日常的傳播方面也從不跟隨社會熱點制造話題。這正是YIN在運營品牌與產品中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采訪Q&A:
廣告門:覺得廣告行業的經驗對創業帶來的最大幫助是什么?
Dora:我覺得尤其是對品牌的把控吧!相較其他的很多設計師,他們大多是科班出身,學的就是首飾設計,可能畫圖畫的特別好,更偏向藝術家。但設計師不等于品牌。很多人不懂如何做好一個屬于市場的品牌,也不會給產品講故事。如果不是當時服務了幾年的客戶,我可能個人也無法接觸到很多層面的知識,尤其是服務奢侈品行業對審美的培養和提升,與接觸到的書電影旅行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學理念。
Ayur:現在的廣告公關傳播對于人的多線程能力和反饋速度都要求很高,可能細分工、只做好job description要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就要求一直保持好奇心,有主動力和執行力。而這些職業素養也使得自己后來在建立和經營YIN品牌的過程中,能夠有積極心態和能力去面對和解決很多新問題。
廣告門:品牌在哪些平臺傳播和銷售?
Ayur:其實現在的新生品牌都是omni-channel運營了,就像電商都要開體驗店,傳統奢侈品都在加速建立電商。所以YIN從最簡單的自有淘寶微店開始,到進駐電商買手店和精選的實體買手店。傳播方面,微信依然是宣傳的主要渠道,微博、優酷和Nice, Instagram也有露出。
Dora:未來也希望能擁有幾家品牌旗艦店。
廣告門:覺得創業有什么是要注意的?
Dora:當時我們選擇做金飾只是一個自己的小需求,但后來我們越來越覺得這條路選的特別幸運。首先珠寶不像衣服,不用太擔心過季的問題,庫存、運輸、展覽壓力也小很多,這其實給了我們這樣的小團隊相對充足的時間精力,能夠去追求更好的靈感,用心創作每一件產品。
Ayur: 談不上給別人建議。就是創業肯定會遇到很多從來沒有想過的小情況和大困難,也會感慨原來大公司里也是有那么多部門和人默默地解決了很多問題。要一直保持積極心態去解決問題、跳出傳統思維,把事情一件一件解決,做好做漂亮,特別重要。但是如果你真熱愛現在做的事業,就不會覺得這些是沒有意義的消耗,反而是一步步成長的路徑。
廣告門:對品牌的未來發展有什么樣的期待?
YIN:選擇做金飾,并不是說我們有多“拜金”。而是覺得黃金能承載很多的故事,我們對于歷久彌新的金質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尊敬。從公元三千多年古埃及人就開始采礦,到今天人們在生活時尚藝術各個領域喜愛金色元素,金本身就是非常有溫度和價值的一種材質。包括后來我們在世界各地的旅行中,在博物館看到雕像、瓷器、書本、織物……那些東西很容易就隨著時間和意外損壞,反而是那些千年的金質印章戒指,卻可以馬上拿出來就戴上,圖案和文字都還栩栩如生,記載那些歷史和個人點滴。。
在中國人的消費觀里,黃金也代表了貴重的意義,只是因為文化和社會原因,對黃金珠寶的審美還停留在比較傳統的風格上。飾物是一早就有的想法,而選擇做金飾卻是經過了一番思考,我們也希望通過YIN的設計創造,為金飾這個領域帶來現代簡潔的能量。
對于未來,不如引用奧美的“BigIdeal吧。(品牌大理想,品牌表達社會抱負的一種方式,把世界上的事物變得更美好的使命感)”。其實離開后才開始真正理解和相信BigIdeal. 開始我們只是單純地想解決佩戴好設計+好質量+合理價格金質珠寶的問題,現在我們有了更大的愿景,希望能夠通過不斷創造簡潔經典的設計金飾,去提升中國人對黃金珠寶的傳統審美,改變按克稱重購買金飾的消費習慣。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因為找到屬于自己的金飾而開心,希望透過自己的能力去重新詮釋黃金的意義。
廣告門:到時候可不可以提供下兩位美女的工作時候的生活照呢?
YIN:哈哈不要!我們并不想紅,不想炒作個人出名,只是希望默默躲在自己作品背后過自己的生活,把這個品牌做好。
廣告門:非常感謝二位的時間,也希望這一份品牌大理想能夠早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