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按鈕”,而這些心理按鈕大都和原生態家庭有關。比如,因父親的軟弱而吃虧長大的女性,常會受不了丈夫息事寧人、對人和睦忍讓的行為;目睹母親用眼淚操控父親的兒子,長大后一看到妻子傷心落淚,不但沒有引發他的愛憐之心,反而情緒過敏,硬著心腸,高筑心理防衛之墻,以避免被女人的眼淚控制。
“心理按鈕”還包括以下幾種,怕被冤枉、怕被冷落、怕不公平、怕太公平(因從小“想在父母心中居首位”的需要未得滿足而心靈受傷者,會怕配偶太要求公平),害怕被批評(尤其是從小被父母說得太多的人),只要別人給予一點改進意見,便足以使他變成刺猬,準備應戰;也有些人怕被輕視,當別人不采納他的意見時,猶如受了奇恥大辱。
還有的人因小時父母離婚,父親或母親離家出走,極怕被拋棄,于是情感上緊抓住自己的配偶或子女,不允許他們有自己的心理空間。當然也會有人很依賴朋友和同事等。有些人因為從小被上述那一類怕被拋棄的父母黏得太緊、愛得窒息,受不了被依賴或是被需要,他們被父母的情感需求壓得喘不過氣來。每當這些人想脫離令人窒息、重重愛網的束縛,爭取個人的自由空間時,他們的罪惡感便油然而生。
夫妻應當彼此成全,也應當各自成長。好伴侶都有一顆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好伴侶也都有一顆愿意學習的心。
請記住:如果想要有幸福的關系,成功的事業,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如何去愛,努力學會。特別強調一點:“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